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园地 / 经验交流

让乡亲们精神丰盈

发布时间:2025-04-25 08:48 来源: 本站

站在双树坪村古银杏树下,望着磨刀河在绝壁间蜿蜒流淌,我想起20236月刚驻村时的忐忑。这个有着3000年古树、28公里绝壁天河——红旗渠的悬崖村落,青壮年多在外务工,留守的老人们守着吊脚楼,孩子们在石板路上追逐嬉戏——该如何让沉寂的山村焕发精神活力? 

赵书记,咱们村啥时候能像城里人组织广场舞啊?第一天走访时,红春大婶的随口一问,像颗种子落进我心里。 

从军25年后转业到省信访局工作30工作养成的习惯,让我把村民的每句话都记在笔记本上。当看到留守老人坐在门槛上发呆,孩子们抱着手机不撒手时,我意识到:文化振兴不能等。 

那天在桥河片区种苞谷,我试探着哼起《打嫁妆》的调子。十岁的明珍大姐突然眼睛发亮:赵书记也会唱我们土家歌?说着便接上三哥会篾匠呀的段落,周围十几双手跟着打起节拍。那一刻,磨刀河畔的欢声穿透云雾。 

从此,田间KTV成了我和乡亲们的劳动标配。今年村集体组织辣椒时,生田坡的谭大哥竟主动邀我对唱《六口茶》他粗糙的手掌打着拍子,脚底的泥巴随着节奏飞溅,我看到汗水在他古铜色的脸上折射出彩虹。 

光唱歌不够,得让乡亲们动起来!我找到洞沟片区的陈千寿老师这位退休回村的老教师翻出尘封的音响,我们在晒谷场拉起一条彩灯第一晚只来了七个人,陈老师教得满头大汗,我却注意到暗处有十几双张望的眼睛。 

转折发生在第七天。当《最炫民族风》响起时,抱着孙子的大姐突然放下孩子加入队伍那个不太灵活却认真的身影,像投入湖心的石子——第二天,广场上多了五把折叠椅,坐着看热闹的老人们开始跟着跺脚。 

现在的夜晚,省信访局援建的洞沟文化广场成了光的海洋。七十岁的大爷能把《土家摆手舞》跳出街舞范儿,留守妇女们自编的《采茶谣》成为每次村里组织活动表演的压轴戏。更让我惊喜的是,每次跳完广场舞,以前争争的少了,结伴清扫广场的多了。 

2023年7月,木竹坪、郑家园和双树坪村三个小村合并成双树坪新村时,望着三个自然村的孩子互相打量却不敢说话的模样,我和村委很快策划了首届乡村夏令营。 

夏令营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也照亮了孩子们的精神世界。2024年第二届夏令营,曾经的观众变成了志愿者。年不敢上台的孩子们,如今争着当主持;在外打工的父母们特意请假回乡,说要给孩子拍上电视的样儿。活动结束那晚,几个中学生围着我说:赵叔,我们想成立悬崖古村讲解队宣传我们的家乡 

这样的蜕变故事,正在双树坪不断上演。工作队历时2年树立的“最土的房,最美的家”清洁家园典型谭文清和向宏双夫妇家,多家媒体单位予以报道,在全网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如今走进村里农户家,他们窗明几净的屋里总摆着一束束新鲜的野花,这是比任何标语都生动的文明答卷。 

当我们在绝壁天河红旗渠前听建设者元华大叔讲当年故事时,当留守儿童在村晚舞台喊出爸爸妈妈我爱你时,当全村老少为BA呐喊时——我深深懂得,乡村振兴不仅要修路架桥,更要让每个灵魂都有起舞的天空。 

夜幕降临,文化广场的灯光再次亮起。看着光影中跃动的身影,我忽然想起村里那棵三千年银杏:它的每一圈年轮都记录着岁月,而我们的每一次歌唱、每一场欢笑,不正是为古村刻下新的年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