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信访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法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局党组认真组织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信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举办信访法治化专题研讨班、视频大讲堂,持续深入推进学习研讨、理论研究、教育培训、宣传宣讲,全面完整准确学习领会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的实绩实效。认真落实局主要负责同志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完善法治建设责任清单,定期研究法治建设,纳入局领导述职报告重要内容,有效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化解矛盾、维护权益。用好信访工作“晴雨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加强多维研判,为党委和政府更好掌握社会动态、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参考。
二、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按照预防、受理、办理、监督追责、维护秩序“五个法治化”要求,着力统筹责任与落实,做到权责明;着力统筹预防与化解,做到底数清;着力统筹程序与实体,做到依法办;着力统筹执纪与执法,做到秩序好;着力统筹线上与线下,做到群众满意。强化程序推进,建立登全、研细、转准、督实工作标准和来信、走访、网上信访业务工作规程,统一信访事项处理文书模板,开展信访业务规范化建设评查,用程序推进保障实体解决。强化实质化解,制定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和分领域“导引图”,推动信访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各类调解有机衔接,推进信访与行政复议、诉讼等协调联动,确保矛盾纠纷依法依规化解。强化监督追责,建立纪检监察监督与信访监督贯通机制,加强督查督办,认真履行提出“三项建议”职责。强化秩序维护,加强信访干部教育培训和信访法治宣传,有力促进信访工作行为和信访行为“双向规范”。新华网对我省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情况进行专访。
三、深入学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推动将《信访工作条例》纳入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党性教育课程,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到党校、基层单位开展宣讲。加强法治宣传,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专题专栏,推动《信访工作条例》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以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条例送到千家万户。坚持在办信、接访、督查工作中宣传宣讲信访法律法规,大力推动律师、心理咨询师参与信访接待、疑难信访问题化解,积极引导信访群众依法依规反映问题、维护权益。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组织对党政领导干部、信访工作人员开展培训。
四、大力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涉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做到预防在前、调解优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线下”推动基层建立“一站式”解纷平台;“线上”推行网上信访“一县一码”,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走访。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积极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及时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加强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推动优化政策供给,从办好“一件事”向解决“一类事”延伸。
2025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和专题研讨,进一步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信访工作条例》,进一步打通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强化信访部门程序推进和职能部门实质化解。三是深入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加强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规范化建设,做优做实网上信访“一县一码”,认真落实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发现、调处化解、反馈报告、抚慰救助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四是用好信访工作“晴雨表”,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及时反映群众急难愁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