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推行“三代”工作法帮助群众解纠纷

发布时间:2024-01-15 10:52 来源: 湖北省信访局

武汉市江岸区西马街道江汉北路社区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是典型的老旧混合型社区。针对民情收集难、公共纠纷共识难、信访纠纷化解难等老旧社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难题,社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总结探索出事务代办、诉求代理、意愿代言的三代群众工作法,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社区。

一、事务代办,破解大事小情收集难。发挥一线优势,创新开展事务代办服务,将社区代办员变成群众贴心人,将事务代办点变成矛盾纠纷雷达站。一是发挥阵地优势,推动发现在早在小。依托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小院家常桌等载体建成固定+流动相结合的代办点,通过网格巡、入户访、座谈征、线上集,将居民大事小情入账代办,确保各类民生问题第一时间发现。二是发挥服务优势,推动代办聚焦聚力。将高龄老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人群作为关注重点,大力发动网格员、下沉党员、平安志愿者热情敲门问询,帮助解决证照年审、水电代缴、参保代办等事项,防止因跑腿难引发怨气怨言。三是发挥机制优势,推动服务从快从优。将代办事项分为2个方面、8大类、14个项目,细化服务标准和办理时限,建立委托-承办-回告-销号代办工作闭环,切实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近年来,社区代办居民各类烦心事务”2000余件。

二、意愿代言,破解公共纠纷共识难。发挥居民与政府间承转枢纽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让矛盾纠纷由堵变疏。一是做实清单列管。组建公共意愿收集小组,邀请居民谈意愿,便利贴征意愿,线上线下填意愿,将分散的居民需求归纳成集中的民意呼声,梳理出加装电梯、水箱改造等61项公共诉求列入社区共管清单。二是做优议事平台。在签订《意愿代言委托协议》的基础上,发挥红色议事厅”“红色邻里代表等协商议事载体作用,以六步议事法凝聚公共纠纷最大共识,圆满解决了困扰群众多年的小区停车难、专业物业引进难等问题。三是做好徐广说法。发挥徐广说法工作室品牌效应,广泛吸纳三官两员一律组建红马甲调解队,参与公共纠纷普法和化解全流程,让61项公共诉求圆满化解,切实提升公共服务群众满意度。近三年,群众投诉数量下降23%

三、诉求代理,破解信访纠纷化解难。创新推出信访代理工作法,变居民上访为干部上门,实现矛盾不上交。一是红色细胞齐上阵,让诉求有处说。调动社区每一个红色细胞全员上阵,倾听信访诉求,填写《社区居民谈话记录》,把事后处理转化为事前预防,使信访群众在家门口就有可诉之地。二是一案一表明晰化,让信访问题有人管。针对合理信访诉求,与当事人签订《诉求代理书》,全权代言信访事项,明确包案责任人,通过合理渠道向上反映,以问题有人管、有力管取信于民。11名社区群众从信访重点人转变为社区志愿者。三是代理流程成闭环,让化解效果有保障。建立分类化、闭环管的代访机制,针对涉法涉诉、房屋拆迁等信访纠纷,引导居民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针对社区层面无法解决的难题进行提级申办,杜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附件: